14位“两弹一星元勋”姿态各异,伫立在长14米,高2.2米的画卷上。经过精心策划,为迎接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而创作的这一巨幅长卷《以身许国图》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青年画家毕建勋绘制完成。
1999年9月18日,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14位与清华大学有渊源,或毕业于清华,或曾在清华任教。这14位元勋分别是郭永怀、赵九章、陈芳允、王淦昌、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杨嘉墀、王希季、周光召、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屠守锷。
历时三个月完成的《以身许国图》以万里长城和锦绣河山为背景,画面氛围壮美而凝重。14位科技专家或凝眸远眺,或垂首静思,或神情庄重,或谈笑风生,音容笑貌栩栩如生,传神地刻画了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的清华人的风貌,再现了科学家们“以身许国”壮河山的豪情壮志。
据悉,辽宁美术出版社近日推出了这幅巨图的大型艺术画册,同时,在原作基础上开发出的仿真卷轴画也被赠送给首都各大收藏机构。
毕建勋(1962.2—)又名毕扬普,斋号宸华斋。满族,1962年生于辽宁。先后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建勋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基础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画重点学术期刊《国画家》主编、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常务理事等职务。
"神5"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令中华民族欢欣鼓舞。杨利伟等一夜之间成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们在赞叹杨利伟航天壮举的同时,也更加崇敬航天飞船的设计、制造者们以及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人们以各自的形式来表达对英雄们的敬意,其中有一位用画笔来抒发对"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崇敬之情的人,围绕着他产生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编 者
我从来以为,以今日的艺术市场含山吞海,早晚是要推出震撼人心之作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需要唱响一曲浑厚又高亢的歌声,应该由浑然天成的交响乐来烘托,它的感染力也要远远胜于古人称道不已的关西大汉,手执"铁板铜牙"。我要告诉读者一个故事,关于两幅画和一个群体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拥堵与徘徊。
我对那个群体的认识,实际上是由这幅巨作的最初画面《以身许国图》开始的。
2000年春天,清华大学即将迎来90周年校庆,校庆办公室根据清华同方文化公司"名家绘清华"的创意,邀请国内画坛高手前来水木清华,体会清华历史之珍,感受此处人文汇聚之妙。然后各运丹青,或写校园一角美景,或画名家大师风貌。总之各擅所长,各取所悟。将近乎百年的清华,定格在一个个画卷之中。
在遴选清华之英的时候,有一个群体浮现出来:1999年,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章",以表彰他们在研制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发射各类型导弹、发射人造卫星宏伟事业中的功勋。奇妙的是,这23人中,有14人(接近三分之二)或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子非鱼毕建勋作品,或是清华大学教师。这足以说明清华大学在中国教育领域的成功了。这些人物应当上图,他们是清华大学"凌烟阁"中当然的图主。谁来为他们造像呢?
各类校景题材乃至清华园人物画像由画家们纷纷领去。倒是沉甸甸的"两弹一星"元勋群体还在"题材库"里翘首眺望。这时,中央美术学院38岁的国画系教师毕建勋承接了这些人物肖像创作。那时候,他只知道要画这些功臣他们究竟是谁?干什么的?干了些什么?还像雨后清华园荷花湖畔树梢上蒸腾的云。
着手准备绘画,毕建勋一个一个元勋地当面拜访,感动一点点降临。他知道这群人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了。如同山水画家在人迹罕见之地发现了壮美的山川,毕建勋发现了堪称"中国的脊梁"的一群人。他们是中国"科教兴国"伟业的先行者。
毕建勋拜访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院士,看到她的晚餐不过是随意买来的两个菜包子。彭桓武,中国理论物力学大师,平日里饮食衣着十分简单,一身夏装或许不过50元钱。郭永怀,本是与钱学森比肩的力学家,不幸遭遇了空难。他的妻子李佩,今天还在平凡中乐观地生活,处处助人为乐.... 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中国著名画家毕建勋,为亲爱的祖国奉献了"两弹一星"。
感动一点点开启毕建勋的灵感之门。有一天他再次接触物理大师王淦昌的史料,说他得知今后将长期隐姓埋名、淡出物理学界的星空,这位大师说了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这个意境让毕建勋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突然想到,何不将"两弹一星"这个群体绘画在一张巨大的画面上?巨画的主题由此诞生了。
他前去安徽泾县定制特大幅宣纸,再找到一家公司的空房作为画室,然后用3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长14米,高2.2米的巨幅水墨人物肖像画。画面上站立着14位出身清华大学的"两弹一星"元勋,平均每人高约两米,比真人还大。2000年春天,"名家绘清华"系列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示,《以身许国图》是其中画幅最大的作品被放置在展览馆圆厅正中,给如潮的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画家毕建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挚友杨振宁校庆后专程前往组织作品创作的清华同方文化公司,在这幅画前观摩许久,并和画家毕建勋在邓稼先画像前合影。杨振宁向清华大学校方建议,这张画可以永久地放置在将要落成的清华大学博物馆,永久激励一代代清华学子。
这幅画的成功引出了无数遐想,当然还有言犹未尽之处。这就是,毕建勋画出的,毕竟不是"两弹一星"元勋的全部,为什么不完成一幅包括了他们全体的《以身许国图》全图呢。
当年7月,清华同方文化公司请毕建勋再进一步,绘制包括全部23位"两弹一星"元勋群像的《以身许国图》全图: 整幅画长24米,高2.2米,将成为中国水墨人物画历史上罕见的弘篇巨制集邮门户网。新绘制上图的9位元勋将为画家保持创作激情带来新鲜的动力。
为了使画面完全展开,毕建勋在北京城东南角的十八里店借下一座旧仓库。仓库之大足可以举行篮球比赛,如今空空荡荡,小鸟纷飞,蚊阵如雷。盛夏,画家在仓库里装了6部空调,还是酷暑难当,挥毫时汗流浃背。入冬以后,仓库里生起好几个大火炉,依然寒气逼人,只能勉强做到颜料不被冻结。
毕建勋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巨画肯定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在毕建勋心目中,他仰慕蒋兆和的《流民图》,心摹手追。现在,他为"两弹一星"元勋造像,希望蒋兆和大师的精神也从笔下流溢出来,与"两弹一星"精神融为一体,光照千秋。
绘制"全图"巨画整整半年,正好经历了酷暑和严冬。2002年12月,圣诞节到来的那天,毕建勋画完最后一笔,与助手吴明相拥在一起,泪水长流。这泪水是纵情的宣泄,是苦尽甘来对艺术对精神境界孜孜以求终于感到自己踏上圣境触发了全部激情。我恰好目睹了这幅巨画创作的每一个环节,我理解此时画家泪飞如雨是他全部感情合乎情理的迸发和延续。
《以身许国图全图》完成了,谁料想画家的尴尬也一同到来。
一个绝好的题材被创意者们发现了集邮门户网。几位油画家随着相似创意投身进来,合力绘制了画幅可堪与毕建勋"全图"比肩的巨幅油画《请历史永远记住他们》。由于合作,巨幅油画甚至早于毕建勋收笔。
这样,不到两年,"两弹一星"元勋群体肖像巨幅绘画就有了3幅,而且一齐出现在北京。毕建勋画了其中的两幅水墨人物画。问题在于,如果说艺术市场应该在这里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它能够接受几乎是同一主题的3幅巨作吗?
根据现在所知的情况,毕建勋的第一幅《以身许国图》已由清华大学收藏。听说同一题材的巨幅油画也有了未曾透露名字的藏家。目前的情况是,《以身许国图全图》完成后在清华大学作了一次展示,然后被卷起来,放进一个长长的木盒。它和画家毕建勋心摹手追的《流民图》出现了何其相似的命运,都在初次展出之后就静静安卧在仓库里,它在等待着什么呢?
被卷起来的是23名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的全身造像。这些活生生的元勋本人对于自己是否走上恢宏的画卷其实并不那么关切。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倒是,在我们的艺术品博物馆和艺术品市场上,中国科学精英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于这一点,画家毕建勋已经把握了自己的追求。细细追溯起来,倒是可以指出他在挥毫作画的时候没有将这幅画将来放置在什么地方预做充足的构想。但这又是不能责全于画家的,当他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他的艺术激情和想象力,全部倾注在脑际和笔端,再也无暇他顾。
逻辑推理行进至此,该是艺术市场发言的时候了。一幅有着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当它能够凭借艺术市场力量走向千万观众集邮门户网,牢牢占据他们心胸的时候,艺术品将通过市场反复认知自己的存在价值。捷足者先登,独具慧眼者引领艺术潮流,一件艺术品所能引起的浪潮,其实早在画家运笔挥毫那一刻,就已经在酝酿潮起潮涌的力量了。
·更多新邮速报快讯、短时促销秒杀、特价大版册抢购、微信特惠
征订,请用微信扫以下二维码关注本站官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