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邮图稿资料 >> 选题设计 >> 《西游记2》邮票设计、编辑访谈(原稿图)

《西游记2》邮票设计、编辑访谈(原稿图)

2017-03-18 08:01:55 来源:中国邮政报 王静 浏览:15764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邮票原图。

我始终忘不掉儿时记忆里的一个画面:暑假的正午,一个孩子趁父母熟睡,走四五公里的路到城市最大的邮局,踮起脚趴在柜台的玻璃上,小手数着攒了好久的零用钱,欢喜地把一套垂涎了两个月的《昭君出塞》邮票小心翼翼地捧回家。这个孩子就是我。 

    后来,我做了邮票编辑,还时常拿出这套邮票仔细端详,只是心境已然不同。曾经它是一颗种子,让我爱上绘画,爱上邮票;现在看它则体会到一套邮票的来之不易。作为邮票编辑,我也想和大家分享邮票背后的故事。 

    我自己非常偏爱绘画类的邮票,2017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就是这样一套邮票,设计者为年轻画家李云中先生。 

    纠结的草图 

    邮票都有相对固定的编辑流程,组稿阶段基本上是约稿、中途看稿、收稿、鉴定、修改、再鉴定、定稿。已经完成的画稿请专家鉴定后,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细节问题,需要设计者进行修改。 

    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李云中首先完成了前三枚邮票图稿,分别是智收白龙马、猪八戒拜师和大战流沙河。由于“收悟空”的内容提前到第一组邮票展现,所以原本要将“四圣试禅心”作为第四枚邮票的内容。但经过创作尝试后,该内容的画面表现效果不甚理想。于是经过反复研究商讨后,我们决定换内容,此时有专家提出可以表现五庄观偷吃人参果的内容。 

    偷吃人参果究竟如何表现?我将偷吃人参果的章回细细地读了几遍,认为这一段故事有三个内容可以表现:偷吃果、师徒受罚、救树。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我又读了两遍原著,其中救树一节,虽然精彩但是人物众多,表现起来不易把握,那么剩下两个场景究竟哪一个合适呢?就此,我联系研究明清小说的侯会老师求证。侯老师认为,师徒受罚是唐僧四人“倒霉”的场景,不适宜表现,既然题目为偷果,那就选择偷果吧。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偷果的只有徒弟们,师父闭目念经并不参与,如何恰当表现呢?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多次商讨之后还真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巧妙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悟空三人的后景设计为一个窗户,透过窗户远远看到唐僧,也算是师徒四人“同框”了一回。 

    忠于原著? 

    四枚邮票草图都已完成,图稿正式进入了鉴定阶段。领导、同事及专家看了草图都有一个印象,就是猪八戒有点丑,黑脸长嘴,完全没有了大家印象中的憨态可掬,于是我们试着说服李云中老师修改猪八戒的形象。 

    李云中老师从三岁起开始画画,对《西游记》原著更是烂熟于心,可以算得上《西游记》方面的专家。他的态度十分坚决——不改!李老师认为应忠于原著,大家对于猪八戒的形象还是停留在电视剧里面。我想李老师的坚持是有道理的,但是邮票毕竟不同于其他创作,它既需要严谨的创作态度,又需要兼顾大众的审美取向,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处理甚至是美化。而设计者的智慧之处就在于能否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能脱离原著太远,又能让邮票画面更具美感。 

    原以为这件事情就要陷入僵局,谁知李老师第二天竟默默又修改了一稿发来。收到图稿的一刻,我的心里除了感谢就是感动。 

    细节之争 

    该套邮票的创作过程充满“冲突”和“折磨”。图稿终于到了最后阶段,胜利在望,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的同事征求我们的意见,他们提出从邮迷的角度来说,第一枚能够看出来是收白龙马,但是后三枚却很难直接读出故事内容,可以根据专家的意见适当加入一些标志性的小元素,以便大家理解邮票内容。商议之下,暂定为高老庄一图加一个写着“高”字的灯笼,为流沙河一图加石碑,为人参果一图加果树集邮门户网转载。 

    当我们把加元素的想法告诉李云中老师时,他提醒我,高老庄是在乌斯藏国。于是我开始翻找原著,确定了高老庄确实在乌斯藏;进而再查找乌斯藏,发现唐代并没有关于这个地方的记载,乌斯藏是明代对西藏的称呼,而从明代开始人们对于神秘的西藏开始有了一些猜想,所以原著作者将“乌斯藏”放入文中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西藏当时的文字也就不可能是汉字,严谨起见,这枚邮票保持了原样未作修改。 

    涉及第三枚,原著中特别写到,流沙河岸上有一石碑,上面有篆书写的“流沙河”三个字,碑腹还有四行字,每行五字。这一处修改没有太多的争议。 

    第四枚加人参果却没那么简单了。李老师认为人参果树是在比较远的地方,画面现在有一棵树,能否默认为人参果树。而专家的建议是人参果树只需露出很小一个枝丫,上面挂着一两个果儿,既点出了邮票的内容,又能够表示果树很远。原著提到人参果树的叶子如芭蕉一般,果子像三朝未满的婴儿,倒挂着,现有的树并不符合描述。经过交流,李老师还是很认真地加上了这一元素。 

    经过几番修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邮票图稿最终尘埃落定。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设计者和编辑,初心都是为给集邮爱好者呈现一套科学、严谨、富有艺术底蕴的邮票。作为邮票编辑的我,也深感一套邮票的来之不易,方寸虽小却凝结了许多人的努力和心血,融合了专家毕生的研究、设计者智慧的演绎以及邮票人分毫必究的推敲。哪怕只有一位邮迷,邮票人也会臻于至境、追求完美,这就是中国邮票人的情怀和境界。 


    

邮票编辑(左)与设计者交流图稿设计。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邮票原图。

相关文章
下图:请手机扫本站微店商城二维码,登陆后收藏,随时随地订购原地封和全新邮品

·集邮门户网读者服务部·

                             

 

赞助商链接
本站联系方式 - 本站介绍 - 添加微信 - 管理团队 - 领导题词 - 留言答疑 - 怎样投稿 - 每月调查 - 申请链接 - 常见问题 - 管理办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