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政汽车运输局退休干部赵淑美珍藏了一张50多年前的照片(见图)。照片中两名身穿“列宁式”邮政制服的女职工是赵淑美(左)和罗淑珍(右)。1951年5月,她俩同期入局,同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投递员。当年,北京邮政有了第一辆邮电服务车后,她们又一同参加流动服务工作。
据《北京邮政史料选编》记载, 1951年5月21日,邮电部发出通知:“为了加强邮电对人民的服务,使上下火车的旅客能在车站月台上获得邮电通信和购买报刊的便利,本部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广州及沈阳6地车站月台上试办邮电服务车,在列车停留站内时间,对上下车旅客服务。此计划已商承铁道部同意。”
当时的北京邮政管理局按通知要求,迅速研制了一辆邮电服务车,并于7月1日推上了位于前门的北京火车站月台(见注释)集邮门户网,为上下火车的旅客服务。在1951年7月20日北京邮政管理局给邮电部的关于邮电服务车情况报告中这样写道:“两周来的营业情况:邮政方面收入100.76万元(旧币值),收寄平信131件,挂快信4件,零售报刊100余份。电信方面零售电话199次,收拍电报5通。”可见,邮电服务车经办的业务还是很全面的|集邮门户网。在这份报告中还提到了邮电服务车上月台后用户的反映:“用户反映极好,一致认为今天的人民邮电处处表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的说:‘上车前若有什么急事忘了,通过电话马上可以解决问题。如果需要报告行程,给远方的亲友不论写信或打电报,进车站后都可办,真是太方便了!’有的说:‘买份报纸、刊物到车上看,既可学习时事,又能解除旅途寂寞,邮电两方面真是为旅客想得太周到了。’诸如此类的赞扬随时可以听到。”看来,在当时的经济和通信条件下,邮电服务车还真起了很大作用。而让当年颇有社会影响力的罗淑珍等新中国第一批女投递员上月台参与邮电服务车的服务工作,也是扩大邮电服务的社会影响力的好形式。
这张老照片讲述了一段历史,同时也证明了服务是邮政永恒的主题。中国邮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把创新服务方式|集邮门户网,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作为自己的责任。北京邮政作为全国的龙头局在这方面起了表率作用。
当时的北京邮政对这项服务创新举措非常重视,不仅及时收集用户反映,还在报告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如今,邮电服务车虽然成为了老古董,但邮政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没有变。今天的北京邮政人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邮政人的光荣传统,立足岗位,再创佳绩。
照片提供 赵淑美
注释:文中提到的北京火车站(北京站),始建于1901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曾用过前门站、北京站、北京东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
·更多新邮速报快讯、短时促销秒杀、特价大版册抢购、微信特惠
征订,请用微信扫以下二维码关注本站官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 信